生活垃圾制备 RDF 替代燃料:从 “城市包袱” 到 “能源新宠” 的蜕变
i282025-09-18

当几百万吨生活垃圾堆积成山,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时,如何破局?中山斯瑞德环保用一场跨国合作,给出了 “变废为宝” 的答案 —— 将生活垃圾转化为高热值的 RDF 替代燃料,为全球固废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。

 

shenghuolaji20250917 (2).png


在东南亚某地区,随着城市化发展,生活垃圾存量已达几百万吨,传统填埋方式不仅消耗大量土地资源,还对土壤、地下水造成持续威胁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当地生活垃圾处理中心与中山斯瑞德环保达成战略合作,一场针对生活垃圾的 “能源化改造” 就此展开。

 

2024年,合作项目正式投产运营:每天可将 300 多吨生活垃圾,通过斯瑞德提供的专业设备与技术,转化为高热值的 RDF 替代燃料。这些燃料随后供给燃煤企业,直接替代传统煤炭等化石燃料,既缓解了能源压力,又减少了碳排放,实现了 “环保 + 能源” 的双重收益。


shenghuolaji20250917 (1).png


不过,这场 “蜕变” 并非一帆风顺。当地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多样,塑料、织物、厨余、金属等混杂,给设备运行与处理效率带来不小挑战。

为满足处理中心对出料尺寸、产能效率的严格要求,斯瑞德技术团队没有照搬现有方案,而是扎根现场开展多次试验:针对不同物料特性优化设备参数,对破碎、筛分核心部件进行革新升级,最终确保每一批 RDF 燃料都能达到 “可与煤炭媲美” 的品质,彻底将 “负价值垃圾” 转化为高价值能源。


shenghuolaji20250917 (4).png


支撑这一转变的,是斯瑞德创新的 RDF 替代燃料制备技术。整套工艺如同一条精密的 “垃圾提纯流水线”:先通过精细化破碎将大块垃圾分解为均匀颗粒;再借助筛分工艺分离不同尺寸物料,剔除大块杂质;随后用风选分离轻质可燃物与重质杂物,用磁选精准吸附金属物质;最终,将筛选出的高价值可燃物制成几十毫米大小的 RDF 燃料,保证燃烧效率与稳定性。


shenghuolaji20250917 (5).jpg


“因地制宜,才是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关键。” 斯瑞德工程师的这句话,道出了项目成功的核心。不同于 “一刀切” 的处理模式,斯瑞德根据当地生活垃圾的原料特征,搭配多元化固废处理设备,让技术与实际需求精准匹配。

这种灵活务实的思路,不仅让项目实现稳定运营,更证明了生活垃圾制备 RDF 替代燃料的普适性 —— 无论垃圾成分如何,只要技术适配、设备可靠,就能让 “城市包袱” 变成 “能源新宠”。


shenghuolaji20250917990.jpg


如今,这场跨国合作已成为固废资源化处理的标杆。它不仅为东南亚地区解决了垃圾围城难题,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环保技术的实力。

未来,随着 RDF 技术的不断升级,相信会有更多地区加入 “垃圾能源化” 的行列,让每一份生活垃圾都能释放绿色价值,为全球 “双碳” 目标与生态保护注入更多动力。



sd1
0760-89935422
sd2
ew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