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20雅加达的填埋场早已超期服役,曼谷河道被垃圾堵塞,马尼拉的露天焚烧场浓烟滚滚 —— 快速城市化让东南亚陷入 “垃圾危机”。数据显示,该地区生活垃圾年均增速达 5%,2030 年日产量将突破 51 万吨,而传统填埋、焚烧不仅污染环境,更难以应对激增的垃圾量。就在这时,一项来自中国的硬核技术横空出世,成为东南亚的 “环保救星”——生活垃圾 AFR 替代燃料制备技术正掀起投资热潮,让 “垃圾围城” 变 “资源宝库”。

一、为什么是 AFR?精准破解东南亚双重痛点
东南亚的困境堪称 “两难”:一方面,煤炭短缺推高能源成本,工业企业急需低成本替代燃料;另一方面,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,175 个违规填埋场被封停后,剩余设施日均超负荷处理近 4 万吨垃圾。斯瑞德AFR 技术的出现,恰好同时解决这两大难题:
它并非简单焚烧,斯瑞德AFR替代燃料制备技术通过 “二级破碎 + 多级分选” 的闭环工艺,从生活垃圾中精准提取塑料、废纸等可燃成分(占比超 40%),经磁选除铁、风选分离等 7 道工序,转化为热值稳定的替代燃料。这种 “黑色黄金” 发热量可达 3000 大卡以上,1.9 吨就能替代 1 吨煤炭,完美适配东南亚的能源需求。更关键的是,它能让垃圾体积缩减 70% 以上,从根源上缓解填埋压力,且全程负压操作 + 尾气净化,杜绝二噁英等二次污染。
.jpg)
二、爆火实证:日处理 300 吨垃圾,企业降本 15% 还能赚碳收益
技术好不好,落地案例见分晓。在东南亚某生活垃圾处理中心,中国企业斯瑞德打造的 AFR 生活垃圾制备生产线已稳定运行:每日 “吞噬” 300 吨生活垃圾,产出 150 吨优质 AFR 燃料,供给周边电厂和水泥窑使用。
对当地企业来说,这是一笔 “环保 + 经济” 的双赢账:使用 AFR 燃料后,燃料成本直接降低 15% 以上;同时,因替代煤炭减少碳排放,还能通过碳交易获得额外收益。而对政府而言,不仅解决了垃圾污染的民生痛点,还推动了能源结构转型 —— 泰国、越南、印尼等国已纷纷跟进,规划建设多个 AFR 项目,中国技术成了最抢手的 “香饽饽”。
.jpg)
三、政策 + 市场双驱动,东南亚 AFR 市场迎爆发期
AFR 技术的爆火,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助推。一方面,东南亚各国密集出台环保政策:印尼计划 2030 年实现 100 万吨级可持续燃料产能,泰国将 AFR制备技术纳入国家固体废物管理体系,马来西亚通过财政激励吸引技术投资;另一方面,区域垃圾处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预计 2030 年东南亚垃圾处理投资空间达 1660 亿元,AFR 作为核心资源化技术,正迎来黄金发展期。
.png)
值得关注的是,斯瑞德AFR 技术还在向更多场景延伸:从水泥窑、电厂的燃料替代,到与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生产结合,利用农林废弃物拓展原料来源,进一步释放资源价值。正如国际可再生能源署(IRENA)所指出的,这种 “废弃物资源化” 技术,正是东南亚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关键武器。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