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旧轮胎/橡胶制炭黑破碎预处理的核心标准要求,应该是这样的!
i282025-11-18

废旧轮胎回收再生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赛道,其中热裂解制炭黑工艺因资源利用率高、附加值显著,成为行业主流方向。而破碎预处理作为整个工艺的 “第一道关口”,其标准化程度直接决定炭黑产出率、纯度及后续设备运行稳定性。本文将拆解轮胎 / 橡胶制炭黑破碎预处理的核心标准,并揭秘斯瑞德如何以创新技术实现精细化预处理突破。


luntai20251112 (1).png


一、 制炭黑破碎预处理的 3 大核心标准要求

 

1. 粒径均匀可控,适配裂解工艺

热裂解反应的充分性依赖原料与裂解介质的接触面积,破碎粒径需严格遵循工艺要求。行业标准明确,轮胎破碎后粒径应控制在30-50mm(连续式裂解)或50-80mm(批次式裂解),合格率需≥98%,误差不超过10mm。过粗的原料易导致进料堵塞、炉内受热不均形成 “热桥”,过细则可能增加粉尘损耗,两者都会降低炭黑产出效率。


luntai20251112 (7).png


2. 杂质高效分离,保障炭黑纯度

废旧轮胎含钢丝、尼龙纤维等杂质,若未彻底分离,不仅会磨损裂解设备,还会降低炭黑纯度。标准要求破碎预处理阶段需实现钢丝分离率≥99%,纤维分离率≥98%,最终炭黑纯度基础值≥85%。其中钢丝分离效果直接影响炭黑后续提纯难度,是预处理环节的关键质控点。

 

3. 低耗稳定运行,兼顾环保与效率

规模化生产要求预处理设备具备连续运行能力,同时控制能耗与污染。行业默认标准包括:单台设备处理能力需匹配裂解产能(0.5-2吨/小时),运行过程中无明显卡堵、缠绕问题,粉尘排放符合环保规范,且单位原料处理能耗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
luntai20251112 (6).png


二、 斯瑞德创新技术:重构精细化预处理新范式

 

面对传统破碎设备 “粒径不均、杂质分离不彻底、适配性差” 等痛点,斯瑞德以 “设备定制化 + 工艺全兼容” 的创新思路,打造废旧轮胎精细化预处理解决方案,完美契合制炭黑标准要求。

 

1. 双重破碎原理,实现粒径精准可控

斯瑞德 TD 双轴破碎机采用 “撕扯 + 剪切” 复合破碎技术,搭配大扭矩刀轴设计,可轻松应对轮胎橡胶的柔韧性与钢丝的坚硬特性。设备配备可调节筛网,能根据不同裂解工艺需求,精准控制破碎粒径在20mm-100mm之间自由切换,粒径合格率超99%,完全满足不同规模制炭黑项目的进料要求。相比传统破碎设备,其破碎均匀度提升30%,有效避免因原料粒径差异导致的裂解不充分问题。


luntai20251112 (3).jpg

2. 全场景适配设计,兼顾效率与稳定性

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,无需更换核心部件即可处理轿车胎、卡车胎、工程胎等不同类型废旧轮胎,适配炭黑生产、橡胶粉加工、TDF 制备等多元场景。


luntai20251112 (2).jpg

 其优化的刀轴布局与进料控制系统,彻底解决了传统设备易缠绕、卡堵的行业难题,连续运行时间可达72小时以上,处理能力达 1-8 吨/小时,可灵活匹配中小型批次式与大型连续式裂解生产线。同时,设备运行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15%,粉尘排放量符合 GB 18485-2014 环保标准,实现高效与环保的双重平衡。


luntai20251112 (4).jpg


三、 预处理的核心价值:为炭黑再生提质增效

优质的破碎预处理不仅是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,更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。数据显示,经斯瑞德精细化预处理的设备,相较于传统设备的故障率降低 35%,综合运营成本下降 18%-25%。

 

在 “双碳” 目标引领下,废旧轮胎再生行业正朝着精细化、高效化方向升级。斯瑞德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将破碎预处理从 “简单破碎” 升级为 “标准化工序”,不仅满足轮胎 / 橡胶制炭黑的严格要求,更推动行业从 “资源回收” 向 “高值利用” 转型。未来,斯瑞德将持续深耕固废处理装备研发,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。


sd1
0760-89935422
sd2
ewm